爱旭股份盛建:光伏产业的中坚力量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4,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据了解,爱旭科技以前瞻性的眼光选择了单晶路线,于2015年在光伏行业崭露头角,并一直在快速进步。 2021年推出行业首款ABC电池,2022年推出基于ABC电池的高效组件,成为国内BC路线产业化的先行者。

爱旭股份的科技创新史,也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史。 十年前,P型时代初期,多晶产品主导市场。 从2013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从15%提升到24%。 光伏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支柱。 。

创建并坚持ABC

今年5月,爱旭科技发布ABC单玻组件,创下转换效率24.27%的纪录,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光伏自诞生以来,围绕技术创新的竞争从未停止过: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电池()、异质结电池(HJT)和背接触(BC)电池……领先企业选择不同的技术按键布局的路线。

面对主流PERC电池技术的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量产效率极限,以及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光伏行业的竞争形势,爱旭选择了BC路线并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BC。 电池技术。

“ABC是All Back的缩写,是基于N型衬底硅片技术的BC电池结构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电池结构技术,是晶体硅电池的巅峰技术之一。” 盛健介绍。

“当爱旭提出这个技术路线的时候,很多行业专家都不是很乐观,大家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突然选择这么难的技术,如何在成本竞争中取胜,如何说服客户同意这个技术?都是问题。”当时所面临的。” 盛健回忆道,“但实际上,我们从开始技术攻关到大量投入,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内部也进行了很多讨论。”

众所周知,BC电池结构一直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在以HJT和HJT为主的市场中,爱旭为何选择BC路线? 盛健告诉记者,企业在选择一项新技术时,一般会考虑两点:一是技术的先进性;二是技术的先进性。 二是成本适应性。 爱旭科技首先考虑几个因素:量产技术是否成熟、效率极限是否足够高、是否可以轻松替代。 结论是我们判断背接触技术是单晶硅技术的终极技术。

盛健表示,BC电池在产品正面基本上没有网格线。 无论阳光从任何角度入射到哪里,都不会出现栅线反射,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发电效率。

他认为,要形成迭代级别的技术,首先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发电成本是主要因素,并且可以形成产业生态,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企业都可以不断改进并共同到达某个时间点。 实现各自的目标。 如果满足这些条件,该技术路线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ABC技术具有更高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更好的图案化技术以及无栅结构,可以使电池具有更好的光吸收能力,从而实现目前可量产的最高电池结构。 转换效率。

我们来谈谈成本。 爱旭股份在中报中提到,“公司力争2024年6月实现与ABC电池及组件成本平价”。 公司与ABC电池技术相匹配的新一代硅片及组件技术已完成实验室开发,可于第四季度进入量产。 在实验阶段,预计2024年将支持组件功率较目前水平增加20-30瓦。

据悉,珠海爱旭股份6.5GW ABC电池项目一期已投产,平均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6.5%。 随着新产品的陆续投产,爱旭股份正在不断完成光伏行业技术边界的突破。

创新是爱旭的DNA

创造并投身ABC技术,这样的决定无疑需要战略眼光和决心。 当然,这也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 “创新是爱旭的DNA。爱旭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光电转换效率。我们围绕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不断提升来构建企业的竞争力。爱旭更多我们早期专注于BC背接触技术的开发,较早占据了相对更有优势的技术路线,并形成了整个技术路线的一系列专利和量产经验。” 盛健介绍。

爱旭股份自成立以来,将核心竞争力锁定在技术创新上,一直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四年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6.28亿元,申请全球专利1770件,获得授权专利102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88件。

ABC的技术因其积累的经验而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盛健介绍,爱旭的迭代技术产品在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表现出色。 从原材料、生产监控、成品检测等方面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保15年,产品质保30年。 年度电源保修。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在技术创新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 盛健介绍,爱旭股份的科研团队基本由硕士、博士组成。 早在2020年8月,爱旭科技就开始筹建“全球光伏联合创新中心”,与全球产业链龙头企业、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等广泛开展光伏理论创新和工程化。国内外知名大学。 科技创新合作。 截至2022年底,光伏联合创新中心已吸引十余家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参与合作。

“在欧洲,爱旭建立了欧洲研究院,聘请业内顶尖科学家致力于电池理论和前沿电池技术的研发。同时,还与欧洲光伏研究机构深度合作他表示:“希望欧洲研发创新技术与中国量产相结合,有效结合生产技术,最终将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到规模化量产中,推动光伏产业技术创新。”

BC技术的理论极限转换效率为29.4%。 爱旭股份目前已实现领先的电池端量产效率超过26.5%,未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盛健透露,未来三年(2025-2026)量产效率预计将超过28%,并保持领先优势。

光伏走出去的底气在哪里?

近十几年来,电池转换效率取得重大突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90%以上。 此外,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光伏已发展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最经济、增长最快的电能来源。

东南亚、欧洲、美国、拉美等地区光伏装机需求增加,企业加快海外布局。 2023年1月至7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达32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再创历史新高。 海外光伏产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据了解,爱旭已与德国集团签订了1.3GW ABC组件供货协议,与荷兰LIBRA集团签订了650MW ABC组件供货协议,与捷克、也门等公司签订了欧洲区域产品销售协议,还与日本与一家日本公司合作。 与市场产品销售代理合作。

盛健介绍,爱旭股份将产品线分为三大场景,分别是:家用、工商业、地面电站。 在此基础上,还将推出轻量化组件,满足更多客户场景。

在海外和国内市场,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众多,需求不同。 除了优越的发电性能外,ABC电池技术还利用ABC电池技术在产品美观上实现了突破,更容易与应用场景融合,在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海外市场,尤其是分布式应用市场,不仅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也特别考验产品的技术质量。 在竞争激烈之际,众多新玩家跨界涌入光伏行业。 那么爱旭哪里有底气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走得更快、更远呢?

“竞争的本质最终是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盛健表示,爱旭股份是一家以技术为王、以产品取胜的企业。 屋顶或场地面积有限,发电率较高,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快地收回成本,这将在未来20至30年内成为纯粹的效益。 “追求美观组件的欧美高端市场对ABC产品的需求更大,但爱旭希望其产品不仅是客户的美丽装饰品,更是生产工具,让屋顶成为一项投资。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一直是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变的主题。 记者了解到,另一光伏龙头隆基绿能于2022年11月上旬首次公开发布HPBC电池技术,并在业绩说明会上首次明确BC将是未来主要技术路线今年9月5日。

“许多领先企业正在研究和部署BC技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与爱旭产生共鸣。” 盛健表示,“我认为未来5-10年不会有新技术超越ABC。这个判断并不激进。爱旭一定会把ABC产品做到最好,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能源转化。”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