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近年来,光伏发电发展迅速。 企业看到了光伏行业的红利,想要涉足光伏,同时谋求股价上涨。 可以说,十年前,万物皆可联网,十年后,万物皆可光伏。
光伏发电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系统。 我国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发展齐头并进,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展尤为迅速。 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分布式光伏综合发展。 政策启动“牧光入户行动”。 该政策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进入全速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国内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量的43%。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直接反映国内分布式光伏发展质量的指标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分别为1029小时、1079小时和553小时。 与“十三五”期间相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02、户用光伏并网消纳形势严峻。 分布式光伏也可能被迫分配储能?
由于集中式光伏的收益模式相比分布式光伏较为简单,且在收益支持方面也没有配套细则,因此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对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强制分配储能。 但现在,随着分布式光伏成为新增装机的主力军,同样的配储需求也逐渐发生在工业、商业、户用光伏等分布式光伏上。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台相关政策。 例如,2023年8月2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金东区用户侧储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新增非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原则上应配置至少相当于装机容量10%且连续放电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储能系统。 到2024年,金东区计划建设并并网10MW/2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力争实现“十四五”期间30MW/60MWh的发展目标。 文件还鼓励企业用户采取分时电价机制,积极参与削峰填谷,优化电网负荷需求。 以上是典型的分布式光伏配储政策。
不过,石经理指出,随着各地分时电价的不断调整、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成熟、虚拟电厂业务的发展,收入方式更加多元化,分布式光伏的盈利模式正在逐步得到验证。 因此,石经理指出,经理表示要取消分布式光伏配储要求,并对户用光伏、工商业光伏给出了多项建议。
对于户用光伏,石经理认为,户用光伏系统的发展和商业模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进行调整。 一是地方政府要统筹户用光伏的开发和并网能力,进一步加强户用光伏的规范开发和质量监管。 其次,着力解决电网容量问题。 电网公司应根据户用光伏并网需求,加大配电网改造力度,增加低压侧户用光伏系统容量。 第三,对于户用光伏比例较高的地区,应鼓励集中并网模式,在变电站和线路层面扩容。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配备储能设备,具有可控性和可调节性,可以参与市场竞争。 四是鼓励提高自用比例。 鼓励居民通过自主投资或贷款方式提供绿色信贷,调整并网和运营模式,鼓励安装户用光伏储能或共享储能设施,结合农村能源改革试点、农村电动汽车等拓展应用场景和模式部署等
对于工商业项目,石经理建议通过县级试点和“百万户沐光行动”等方式推动,让党政机关、医院、学校、村委会等终端电价更低较工商业终端电价较低的事业单位。 建筑物的屋顶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鼓励光伏技术与建筑一体化,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允许在新旧建筑改造中使用光伏建筑材料。 鉴于目前光伏产品价格较低,综合应用项目已具备并网资格。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来支持它们,例如绿色信贷激励和改进标准和法规。
对于并网能力,石经理认为,应加强分布式光伏主动配电网规划和建设,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增强分布式光伏并网能力。 此外,探索分布式储能、云储能等新技术和发展模式也很重要。
对于利润不稳定的问题,石经理也指出,开发和运营公司必须适应这种情况带来的收入波动。 她强调,地方政府应取消分布式光伏配置必须包含储能的要求,鼓励利用峰谷电价政策、配套服务、市场容量等,转移部署电化学的意愿和决策权。储能向开发企业倾斜,提高自用或配电网侧自用比例,优化运行调度模式。
人物介绍:
石经理自1995年起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研究员。从事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和经济评估,以及技术、财务、经济评估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其他相关能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