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06,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天然气发电具有效率高、运行灵活、启停速度快等特点。 天然气调峰电站也是建设新型电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迎峰度夏,全国最高单日发电用气量超过2.5亿立方米,燃气、电力高峰能力凸显。 国家发改委明确,将加强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重点地区发电用气保障,增强天然气峰值发电能力。
记者近日采访获悉,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需要更加灵活高效的机组,调峰能力强的天然气发电或将因此更加普及。 尤其是今年,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速触底反弹。 主要用气行业需求稳定增长。 今冬明春发电用气量增速将引领增量。
整体供气有保障
一位油气行业资深专家表示,今年是气电装机投产大年,下半年天然气发电或将出现快速增长。
专家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约489万千瓦。 下半年计划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 预计年底装机容量将增至1.25亿千瓦。 此外,今年天然气发电利用小时数将同比回升。 “2022年天然气发电利用小时创2015年以来新低。2023年上半年利用小时1136小时,同比增加46小时。考虑到水电恢复,充足下半年煤电和风电、太阳能供应紧张,国际天然气价格同比大幅下跌,天然气发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将有一定恢复空间。 ”
天然气发电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天然气资源的稳定供应。 “今年天然气供应总体稳定,不仅增储增产效果明显,而且储气设施储气能力也在不断增长,总体供应有保障。” 储气信息董事长兼首席信息官黄庆表示。
一方面,国内供给保障能力近年来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上游企业积极增储上产,预计全年天然气产量2356亿立方米,增速5.8%。 另一方面,受国际气价下跌影响,天然气进口增速由负转正,预计天然气总体产量2356亿立方米。 全年进口量162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3%。 其中,在中俄东线增量带动下,管道天然气同比增长7.9%至681亿立方米。 液化天然气进口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6.8%至941亿立方米。
“国际市场需求一般,储气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市场略显过剩,为天然气发电创造了有利氛围。” 黄庆表示,“虽然国内天然气整体供应速度大于需求速度,但储气库增加明显,社会储备较去年较为充足。在供应和储备双保险的情况下,保证今年冬天大部分时间的天然气供应没有问题。”
经济学仍存在不足
根据“十四五”能源规划,未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将以大型风能、太阳能基地为主。 更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并入电网,这无疑需要更多的稳压电源。 提高灵活性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要求。 然而,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波动性和随机性,在一段时间内将需要稳压电源。 因此,根据电力供应结构的需求和调整,“十四五”期间,许多省市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天然气发电的布局。
经历夏季特大干旱造成的电力短缺后,四川正在大幅加大天然气发电进度,推动实施天然气调峰电价改革。 预计到2025年,四川在建和竣工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预计将超过1000万千瓦。
广东作为天然气发电大省,预计“十四五”期间电力需求年均增长4.5%-5%。 广东省“十四五”能源规划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天然气发电,新增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约3600万千瓦。
“双碳”目标下,煤电规模化发展受到限制,新能源发电难以发挥引领作用。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转型期,天然气发电的桥梁价值或将凸显。 但长期以来,受困于气电价格不一致,未能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 “天然气供电的稳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济问题以及气源价格能否引导到终端。” 黄庆指出了问题所在。
2022年,受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影响,国内天然气发电成本将从每立方米2元上涨至4元以上,给不成熟的天然气发电行业带来成本困扰。
此外,“十四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能源政策体系文件,但对天然气发电行业的描述并不多,战略定位和发展预期也不温不火。 “因地制宜发展是当前天然气发电的主要政策导向。在这样的定位下,无法打消一些企业和投资者对天然气发电能否大规模发展的担忧和顾虑。” ”。 一位天然气发电厂人士坦言。
此外,各地天然气发电价格补贴由地方政府自行协调解决。 大部分省份燃气价格与电价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导致价格变化无法通过上网电价正确传导至用户。 “距离天然气发电受到青睐和再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述天然气发电厂人士表示。
政府与企业携手解决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天然气发电除了实现电力调峰外,还具有调频、调压、调相运行、系统备份、黑启动等多种功能。 电力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辅助服务收入机制,充分利用天然气。 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价值。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陈宗发曾指出,虽然天然气发电成为主要能源前景渺茫,但未来仍存在两大机遇:一是天然气发电准入矛盾突出。新能源比重过高和电网调节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它将作为灵活的电源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双碳”目标倒逼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天然气发电将发挥清洁冷热源的替代作用。 “2025年达到碳达峰后,煤电退出计划将有计划、分步实施。因此,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仍然是替代传统煤电的重要选择。”未来。”
黄庆认为,企业除了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外,还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天然气发电规划和部署。 “天然气发电企业应未雨绸缪,成立综合气源管理部门,对天然气发电的资源采购和气源类型进行综合评估,评估供应稳定性和经济性,及早制定计划。”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家、行业、企业层面形成共识,进一步认识其在新电力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找到正确的发展定位,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减少上游资源供应不确定性和下游市场波动的影响,天然气行业上中下游相关各方应加强合作,协同发展。下游发电企业可与上游资源开展多元化合作。各方如通过天然气行业的纵向整合以及上下游企业的相互参与可以实现合理的成本控制。” 黄庆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