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有望“双探”目标潜力巨大减排潜力有待挖掘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05,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生物质能发电是什么意思_生物质能开发三大方向_

物质能源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的特点。 不仅发电量稳定,还可以参与电力调峰,在推动“双探”目标实现方面潜力巨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10月25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 但由于成本高等因素,目前生物质能​​源装机容量远低于其他可再生能源。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新增生物质发电并网容量176万千瓦,不足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2%; 截至今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4300万千瓦。 ,仅占全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的3.25%。

为促进生物质能源发展,四川、浙江、内蒙古等省区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目标。 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支持下,生物质能源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但由于单纯发电项目难以盈利的现实,综合能源服务和跨行业、跨行业一体化协调发展将成为其新的发展方向。

减排潜力需挖掘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峰指出,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 利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改善人居环境和空气质量、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挑战、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收入国家的重要一步。 碳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灶委员会主任刘广清也表示:“能源行业占碳排放量的70%以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实施碳替代,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年秸秆产量超过8亿吨,农林废弃物超过10亿吨,与家具厂、木材加工厂一起,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基础是固体。”

但目前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 中国工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源产业分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等各类废弃物的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10%。 2022年,国内实际加工各种生物质相当于减排1.9亿吨,仅占减排潜力的20%至26%。 据分会发布的《3060零碳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蓝皮书》显示,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约为4.6亿吨标准煤,但实际转化为能源不足6000万吨标准煤。

关于生物质能非电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明确提出了目标——到2025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等非电利用热利用规模将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年鉴2023》预计,到2030年,生物质能源产业将处理有机废弃物7.6亿吨,替代标准煤1.3亿吨以上,带动上下游投资超过6000亿元在行业中。 就业人数将在42万人左右。

转向综合能源服务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认为,目前生物质发电涉及的相关设备和技术已经成熟。 生物质发电厂发展的关键是盈利能力。 最大的问题是燃料成本高。 刘广清还指出,从目前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来看,最值得考虑的是成本。

在纯发电项目盈利困难的背景下,生物质发电产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向,推动转型升级?

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鹏表示,未来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将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转变:一是随着纯能源转型升级秸秆等农林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单一生物质发电模式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变; 二是加强生物质能源在非电领域的应用,可在交通、供热、供热、供气、燃料等领域提供清洁热电,并逐步扩大应用范围能源综合供给发生变化。

生物质能发电是什么意思_生物质能开发三大方向_

海南绿色金融研究院指出,热电联产是生物质能源利用的高效方式,也是生物质发电项目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市场潜力巨大,应推动生物质发电项目转为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投产。 物质发电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我国已建成多个万吨级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示范基地,并已应用于炊事供热项目或工业园区等集中供热领域。”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总农艺师李惠斌透露。

跨行业融合成趋势

生物质能可转化为电力供应、热力供应、燃气供应、燃料供应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并可灵活参与市场。 基于此,未来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呈现跨行业、跨行业融合协作的发展趋势。

张鹏解释道,首先要充分发挥多元化利用优势,将生物质能与天然气、风电、光伏发电、地热能、氢能等清洁能源融合,实现智慧能源互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是构建新能源体系的关键。 的重要部分。 其次,通过“农业-环境-能源-农业”的高效发展模式,生物质能源发展与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能源转型、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等目标高度协调,形成良性循环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推动实现“双探索”目标。

中国工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源产业分会名誉会长陈小平建议,生物质能源应应用于绿色电力及火电产业、生物天然气(沼气)产业、生物醇石油产业、绿色能源产业等。固体燃料及储能产业、生物肥料产业、土壤修复及灌草种植产业、生化制氢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等八大产业规划布局。

陈小平指出,建设生态农业、畜禽养殖、有机肥、规模化沼气四大基地,建立生态农业、特色养殖、沼气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建立生态农业、畜禽养殖、有机肥、规模化沼气四大基地。生物发电、火电、生物柴油、乙醇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基地,建立生物固化油基地发展新模式,建立城乡统筹、统筹布局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建立新型固体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储存基地是促进生物质生产的途径。 材料能源产业多产业链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