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打了一场翻身仗!“狠”在哪?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0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在光伏制造行业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晶科三季度业绩可谓爆炸。 这是晶科能源在技术路线押宝上最早的胜利,也是其对市场趋势预测的胜利。

2022年的最后一天,晶科能源李显德在晶科能源官方微博上发文《2023年,我们努力成长!》 》:不用祝福2023,一定会美丽,一定会发光,一定会成长,一定会...

竞争日益残酷,光伏产业需要狼性精神。 李显德是一个狠人,不惧挑战。 现在,晶科能源交出了一份“非常好的”三季度报告,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或许,头部组件集成公司的排名确实会发生变化。

01

晶科三季报,狠在哪里?

晶科能源2023年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851亿元,同比增长61.25%; 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279.14%; 扣非净利润60.47亿元,同比增长298.94%。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4.7亿元、净利润25.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53%和225.79%。

没有比较,就没有卓越。

首先,晶科能源三季度净利润与光伏市值最大公司隆基绿能几乎持平,均为25亿元。 即使放眼整个产业链,的第三季度净利润也仅低于硅龙头通威。

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

部分光伏企业业绩; 来自风

其次,隆基、晶科、晶澳、天合一直是集成组件企业的前四名。 如今,晶科能源成为其中唯一一家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增长的企业。 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组件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晶科能源实际上实现了逆势增长。

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

来自风

第三,晶科能源也是龙头综合企业中唯一一家销售净利润率连续三个季度持续增长的企业。 这也直接体现了核心N型元器件在市场上的溢价能力。

晶科能源前三季度52.2GW组件出货量中,N型组件出货量为29.8GW,占比57%。 晶科能源预计,在手头订单充足的情况下,第四季度组件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3吉瓦。 有信心超越全年组件出货量70-75吉瓦的目标,N型产能占比将提升至75%。 。

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_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

来自风

第四,零部件出货量排名第一。 晶科能源前三季度总出货量55.7GW,其中组件出货量52.2GW。 天合光能已恢复碳热潮。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约为45-46GW。 前三季度,隆基绿能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43.53GW。 一向风格稳健的晶澳太阳能,从去年开始就没有兴趣在出货量上竞争,选择维持利润和现金流。 前三季度电池模组出货量为37.63GW。

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

据公开信息统计

是要规模优先兼顾利润,还是利润优先兼顾规模? 事实上,两种业务取向之间并无优劣之分。 在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近日,一位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晶科可能代表前者,而一直稳健经营的晶澳太阳能则代表后者。 此人可以充分理解晶科目前的业务定位:在从P型向N型转型的过程中,只有迅速扩大规模,才能获得更大的先发优势。

光伏组件排名前四的企业依旧,但出货顺序发生了变化。 作为硅片和组件的双龙头,隆基绿能今年前三季度组件出货量不再是全球领先者,比晶科能源少了8.67GW。 当然,高举BC大旗的隆吉或许可以放下执念,轻装上阵。 毕竟,隆基拥有超过500亿的现金储备,是所有光伏企业中最充裕的。

02

效率,26.89%!

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

美国明尼苏达州海沃德畜牧农场光伏项目; 来源:晶科官网

目前行业正在经历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的转变。 去年上半年,各家公司对于选择N型技术路线犹豫不决、犹豫不决。 今年,各家公司最终选择了自己坚持的技术路线:HJT、BC。

如果不考虑较早先行的中来股份,在几家龙头企业中,晶科能源是第一家坚定选择技术路线的企业。 事实也证明,它是目前N型电池最主流的技术路线,也是最赚钱的技术路线。

晶科能源始终认为,作为主流技术路线,具有“效率极限高、产业化成本低、设备支撑更好”三大优势,因此在未来三到五年仍将是主流路线。 晶科能源也凭借大规模组件出货量和高溢价取得了优异的业绩,实现了逆势高增长。

晶科能源电池效率提升迅速,有望继续领跑行业。 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已投产的N型电池规模化量产效率已达25.1%。

公司2023年半年报显示,N型电池规模化量产效率已达25.5%,良率与PERC电池基本持平。 2023年三季报显示,N型电池大规模量产的平均效率达到25.6%。 未来,晶科能源电池的量产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在发布三季报的同时,晶科能源还宣布,其自主研发的182N高效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通过了国家光伏行业计量测试中心的第三方检测认证。 全面积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9%,创下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182及以上)电池效率新纪录。 这为下一步提高量产效率奠定了基础。

其次,今年9月,晶科能源CTO金浩表示:“公司计划明年推出双面,量产效率预计达到26.5%,并希望在2019年逐步达到27%至27.5%”随后的2024年至2025年。 批量生产效率。 这样的效率,绝对会压制其他所有技术路线,成为市场量产的主流。”

按照规划,今年晶科能源电池量产效率将达到25.8%; 未来实现27%以上的效率指日可待。

03

产能过剩是落后产能的过剩

_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

晶科山西项目开工; 来自晶科官方微信

在行业扩大生产之际,某龙头企业的业务负责人笑称:大家谈产能过剩,都是指别人的产能过剩,自己的产能从来都不是产能过剩。 面对能源转型的确定性,没有人愿意成为时代的失败者。

钱碳浩认为,产能过剩更多时候是落后产能的过剩。 先进的产能并不意味着不会过剩,而是具有相对更强的竞争优势,能够做到“剩者为王”、“剩者为王”。

今年中秋节前夕,李显德在《奥本海默与八月桂花香》中写道:“我一直认为‘产能过剩’是对行业最粗略的判断,就像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人会过剩,但人才永远不会过剩,低效产能肯定会过剩,高效、高性价比的产能永远不会充足。”

这其实也是几家龙头企业在一定行业过剩的背景下,仍在上马百亿大型光伏项目的原因。 今年9月26日,晶科能源“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型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山西综改示范区举行。

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__三季报PK,TOPCon大胜!晶科能源问鼎一体化组件企业新王?

晶科能源有信心能做得更好。 在投资者调研中,晶科能源表示:“山西基地整合了公司最优秀的软硬件设施、创新研发资源,旨在实现进一步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升级。此外,通过与产业链的协同整合,联合下游合作伙伴加快技术创新,在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是公司的重大战略举措。

全球化能力是晶科能源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晶科能源此前在美国市场交了不少学费,目前正在逐步恢复供货。 从出货量来看,美国市场占晶科总出货量的10%以上。 晶科希望未来在美国市场拥有20%的市场份额。 晶科认为,短期内欧洲市场将因库存问题而承压,但从能源成本和客户基础等长期角度来看,欧洲市场仍将保持每年20-30%的持续增长。 晶科能源在欧洲市场的目标也定为占比20%以上。

在10月24日交易所举办的光伏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交流座谈会上,晶科能源回答了光伏龙头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李显德表示:“一是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二是利用全球能力和品牌优势,更好地满足海外不断增长的需求;三是通过规模化带来成本优势。 、集成化、数字化生产。”

先发优势、欧美市场战略和全球化布局,以及山西集成化、数字化的生产基地,这是晶科能源成为集成组件领跑者的三大武器。

李显德曾说过,“技术的积累和市场的喧嚣,看似混乱,却是有规律的”。 产能过剩、原辅材料涨跌不会违背光伏产业发展规律,也不会偏离光伏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后记

前滩浩团队翻阅了今年光伏企业三季报。 通常情况下,我们很少这样做。 这是因为,根据A股函件披露规则,上市公司三季报信息远不如年报详细。

究其原因,即使作为旁观者和局外人,我们团队在近期的一些调查和采访中也能感受到光伏产业的格局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无论是技术产品层面还是产业链结构层面。 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无论是投资还是融资,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

过去的一年里,前滩浩多次提到,2023年或将成为中国领先光伏企业的分水岭。 接下来,我们将尝试做更多的解读,一睹豹子的风采。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