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27,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绵延数里的浩瀚戈壁滩上,这里是一片蓝色的海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无论你在共和县还是龙阳坝,你总会看到一个光点在闪烁,像火炬指引方向,像灯塔引领航向……这位于塔拉南共和生态太阳能发电园区海滩。 中国电建青海共和50MW光热发电项目。
由3万多个定日镜组成的蓝色“太阳”,展现出震撼之美,科技感极强。
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一群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人员的身影被阳光缩短又拉长。 他们是沙漠中最独特的风景,也是戈壁滩上的“追光者”……
青海共和太阳能电站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角塔拉坦龙阳峡西岸。 海拔3000米,面积约2.1平方公里。 总设计装机容量50兆瓦,采用塔式聚光光热发电直接发电。 空冷机组配备太阳能集热塔和定日镜场,使用定日镜30016个,并配备熔盐蓄热系统,保证汽轮发电机组额定功率在6小时左右完全发电。 330kV架空线路接入思明变电站330kV升压集电站,出线长约11公里。 电站建成后,运营期年均发电量15692.4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3138小时。
黎明是光明的开始
“我们青海共和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示范项目是全国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之一,每年可节约煤炭消耗约5.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4万吨。具有显着的环境效益,对于优化当地电力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当地电网调峰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共和光热项目的员工蒲永凯每次提起自己的项目就滔滔不绝。
早在2018年5月6日,共和光热电站破土动工。 施工人员秉承“做好项目、赢得信任、树立形象、开拓市场、培养人才、转型升级”的管理理念。 他们克服了沙尘暴、缺水、严寒、高原反应等恶劣的自然条件。 施工期间、设备采购等,面对施工、图纸延误等不利因素,严格把控设计、组织、施工、安装等环节,确保工程安全推进、高质量和效率。
要想到达黎明,就必须经历漫漫长夜。 共和光热的建设期就像黎明前的奋斗之夜……
共和光热发电项目选用的超高压一次再热双缸双速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为7244转超高速汽轮机。 该模型为哈尔滨汽轮机厂首台模型。 施工过程中,部分部件遭到损坏。 交货延迟、零件加工不当、图纸不清晰、设计缺陷等问题。 项目建设方及时与厂家沟通,研究解决方案,力争避免一夜之间出现问题。 经过项目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各个里程碑节点均如期完成:2019年5月17日——汽轮机本体汽缸、2019年7月8日——产出合格水、2019年9月8日——大机吹管, 2019 年 9 月 19 日 - 汽轮机冲...
2019年9月19日9时02分,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首个光热发电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建在新能源发展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步。
中午的骄阳是光的热度
面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太阳,超过3万个定日镜调整着方向。 随着反射的阳光汇聚,吸热塔的顶部逐渐变得明亮耀眼。 这柄天兵器的高度足有两百多米。 开始了一天的发电任务。
项目试运行以来,针对全国首台超高速减速箱汽轮机组转速超高、启停频繁、变速等困难,各领域专业领导观摩实时了解光热组件的运行状态,并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 。 持续了14个月。 在此期间,我们克服了高温熔盐泵大范围振动调整、高温熔盐泵输出不足、减速箱拆解后重新安装等困难,最终保证了正常稳定运行。项目运营,实现“优质稳定运行”。 、效率提升”目标。
2019年11月28日15时18分,青海共和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示范项目顺利通过240小时试运行,正式达到生产交接条件,标志着我国首批光热发电项目取得成功电厂示范工程。 建成后,我国大型商业光热电站装机容量将达到250兆瓦。
2019年7月10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光热发电大会上,共和光热项目荣获中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推广奖。
2021年5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聚焦青海共和县光伏电站群的大型直播特别节目《沿公路看中国》。 它用大量的航拍镜头和现场采访展现了青海共和光热电站的震撼。 的美丽.
2021年7月23日,中央纪委常委、中央纪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组组长陈超英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党组成员莅临共和光热电站调研他高度评价中国电建良好的企业精神,鼓励电建团队继续推进我国新能源开发建设,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大力提升新能源领域创新能力。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充分发挥光热发电技术对电网友好、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补的现代能源经济体系。
2023年7月21日,共和光热电站单日发电量达到80.3万千瓦时,机组运行19小时,创下机组投产以来发电历史新高。 共和光热发电7月发电量909.3万千瓦时,创下机组投产以来单月最高发电量纪录。
截至2023年10月19日,共和光热电站累计发电量4726.575万千瓦时,再创历年新高!
这座在阳光下高耸、闪闪发光的吸热塔,位于龙阳之巅塔拉海滩上,不仅是海南州塔拉海滩的最高点,也是国内光热项目的起点和示范点。 烈日下,是电站员工汗流浃背的笑容; 追逐太阳,是电站守护者永恒的坚定信念。
耀眼夺目,光的图腾
如果说光热发电的建成投产迎来了光热发电项目的蓬勃发展,那么电站的运行维护、设备维护、安全生产就显得更加重要。 钥匙。 正是这些精心作品的展开,形成了共和太阳能热电站园区的光图腾。
共和光热电站始终坚持“争夺每一度电”的管理理念,在优化运行管理、细致设备检查维护、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单位设备综合管理,有效实现了光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
运维人物为图腾增添了生动的线条。 电站加强运维管理,将月度发电计划分解为各班组日常细致工作,激发了岗位人员竞争发电的积极性,为长期发电提供了有力保障。机组稳定运行。 同时,电站以减少停运电量损失、挖掘发电潜力为出发点。 在减少电损方面,对年度发电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科学制定发电目标,形成“重点任务人人有,全员有目标”。 “共享机制,共识汇聚力量,不断向发电机组零缺陷、零故障的目标迈进。在挖掘发电潜力方面,我们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各生产部门坚持“小缺陷不通宵、大缺陷不通宵”的原则,将影响发电的检修和试验安排在夜间进行。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同时,通过提高优化控制算法程序,使发电机组的出力水平最大化,公司真正实现了“机组功率最大化、物尽其用”。
确保安全的信念为图腾勾勒出强烈的轮廓。 电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设备长期健康稳定运行,确保发电高峰期机组能够稳定运行,承受并产生更多的功率,从而保证机组稳定发电和高发电量。 为抢发电提供坚实基础。 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注重结果”的原则,从安全生产管理、设施设备、营区消防安全、应急执勤等方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形成隐患台账。对发现的问题,责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开展氯化过程中氯气中毒事故应急演练、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演练、全厂停电应急演练……我们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切实加强日常安全检查,杜绝事故发生。各种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稳定设备、确保发电、确保安全,共和光热电站始终有新能源建设公司的忙碌人员。 定日镜始终追寻太阳的方向,与吸热塔一起形成最耀眼的光图腾,在塔拉海滩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万千灯火是光的延续
随着太阳逐渐西沉,定日镜小组慢慢调整方向,结束一天的工作。 当灯笼亮起时,成千上万的房屋被点亮,太阳光线以电能的形式持续存在。 这或许就是专属于电力建设新能源人的浪漫——将源源不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造福千家万户,以发展新能源事业助力国家清洁能源建设,不懈追求发电、运维、环保等多个领域的追求。 ,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太阳能热利用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贡献不仅仅是照亮成千上万的家庭。
大面积的定日镜场在绿色植物的掩映下熠熠生辉,成为塔拉坦最美的风景。 这是海南州荒漠土地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 随着大型定日镜的覆盖,昔日荒芜的海滩得以休养生息,逐渐变绿。
“我们的项目主要利用太阳能资源来发电,这是最清洁、环保的能源之一。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集发电、储能于一体。 它是一种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电站用于基本负荷和高峰负荷的绿色电源。 “热电站的成功运行,减少了化石燃料污染物向大气的排放。”共和光热电站负责人表示。定日镜有利于降低风速和水分蒸发,起到保护作用。对植被的作用,通过种植碱草、固沙草等植物,使定日镜下的风速明显降低,水分蒸发减少30%以上,另外,用于清洁定日镜的水相当于时时“浇水”,定日镜场下的沙化土地日渐绿化,节水力度大大加大,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
聚焦中心,服务大局,造福一方,实现低碳转型。 灯已经亮了,但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 我们探索新技术、改进新工艺、总结新经验、分享新方法……作为戈壁滩上的“追光者”,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 为新时代新发展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华在共和光热电站调研时强调,电建新能源企业要再接再厉,未雨绸缪,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切实发挥引领社会绿色发展、发展清洁能源的作用。 团队的光荣使命,中国电建结构转型的主力军,全力推动中国电建集团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为我国加快建设强国作出新贡献新发展格局、清洁能源和低碳转型、新型电力体系建设。 贡献。
“日月忽不淹,春秋乃时令”。 共和光热电站中心的吸热塔如擎天勇士般矗立,只为万家灯火和秀山清水服务。 不远处,中国电建共和国及其100万千瓦光伏光热项目也已破土动工。
追随光明的方向,努力向下扎根; 追随光的轨迹,努力向太阳而生。
无论季节如何变迁,无论岁月如何轮回,“追光人”始终不忘初心,永不停歇。
当万千灯火亮起时,照耀天地的光芒,就是无数人所追求的光芒。 这是一代又一代电力建设新能源人向世界写下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