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25,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情势比人强,“液体黄金”也将耗尽。
自20世纪在中东沃土下发现石油这一宝藏以来,人类对其的开采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 石油虽然被誉为“液体黄金”,但它终究会耗尽。 以沙特阿拉伯为例,经过80多年的石油开采,油井产量逐渐进入下降期。 因此,沙特踏上了能源转型之旅。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石油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连续13年下降,目前仅占31.2%,未来还将继续下降。 然而,石油价格的波动往往使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陷入危机。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快进军清洁能源领域,实现能源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东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增长,给该地区减排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为应对这一挑战,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埃及等地区国家制定并更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这些国家正在努力进行能源转型,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早在2016年4月,沙特就发布了“2030年愿景”,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0吉瓦,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到50%。 沙特政府还计划到2023年投资500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相关措施包括支持当地开发商以及放宽对当地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的限制。 沙特工业发展基金还推出了可再生能源融资计划。
中东地区光照条件优良,特别适合光伏发电。
光伏这个被誉为万亿赛道的新兴产业,对于中东来说充满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恶劣复杂的自然环境无疑对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提出了巨大的考验。 中东内陆沙漠环境极其干燥、炎热、多风,而沿海沙漠地区则要应对高盐度、高湿度的挑战。 这些极端环境对光伏组件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此外,研究数据显示,沙特电价比中国低27%至40%,限制了光伏发电的利润空间。
当然,他们头顶上的阳光价值数万亿,当地的自然环境也是一笔财富。 拥有丰富的光照资源,他们不用担心光线不够用。 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等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比我国青藏高原、甘肃北部等阳光充足地区高出50%。
此外,中东国家经济基础相当雄厚,政府也有坚定的投资决心。 充足的石油收入使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来承担高昂的基础设施成本。 数据显示,2022年,中东地区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78%。预计2030年,中东及北非地区光伏项目价值将达到1235亿美元。
为什么特别看好中国光伏企业?
就中国光伏产业而言,供给侧优势明显。 全球86%的太阳能光伏板产自中国。 我国光伏企业拥有全球64%的光伏专利技术,我国光伏产业已经拥有绝对的全球话语权。
在中国光伏产业的带动下,全球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 过去十年,每千瓦时的电力成本下降了80%以上。 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光伏发电平均成本可能低至0.2元/千瓦时。 与传统火力发电的0.3至0.4元/kWh相比,其竞争优势一目了然。
借助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东地区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日益成熟,也为中东光伏产业本土化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0月17日,在“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上,TCL中环与TCL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宣布将在沙特共同建设晶硅项目。 今年5月,双方签署了合作条款清单。 如今新签署的协议进一步明确了项目一期目标产能为20GW,这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中国公司承建的沙特阿拉伯Al-Subah光伏电站创下全球在建最大单体光伏电站纪录。 建成后将为沙特提供35年稳定电力供应,预计发电量高达2822亿千瓦时,相当于种植5.45亿棵树,为沙特绿色能源转型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动荡时代,中国光伏企业需保持警惕
自古以来,中东地区就是多方势力争夺的焦点,素有“火药桶”之称。 这里的民族、宗教、地缘政治等矛盾相互交织,十分复杂。 任何一方的任何举动都可能引发局势动荡,引发全球关注。 近期,“巴以冲突”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被卷入其中。 其演变成第六次中东战争的风险正在逐渐加大。
一旦战争阴霾被笼罩,中东将陷入经济不稳定、资源供应链中断、政策不确定、能源市场波动等困境。 这些因素就像一把利剑,直指周边光伏产业,并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笔者认为,中东一直是众多光伏企业眼中的“烫手山芋”。 中国光伏企业只有紧跟国际战略格局节奏,才能在动荡的中东创造更多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