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24,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这片光伏海洋就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克拉一期光伏电站(简称“科拉光伏电站”)。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百万千瓦水光互补电站。
“世界最大”到底有多大? 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相当于80个鸟巢体育场的面积。 这就是“全球最大”的傲人气势。
距离克拉光伏电站50公里,高达295米的两河口土石坝雄伟地矗立在雅砻江上。 两河口水电站肩负着蓄水、发电和防洪调度的双重功能。 该电站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总库容108亿立方米,相当于770个西湖的蓄水量。 为流域新能源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科拉光伏电站通过500kV输电线路与两河口水电站相连,实现水、光互补并网输送。
水与光相辅相成,它“相辅相成”什么呢? 通过对水电站的调节,水和光的“捆绑”将输出更稳定的电能,更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水与光的互补融合、共生,可以长期为电网提供稳定、清洁、优质的绿色电力。
数智韵律创新打造标杆项目
科拉光伏电站地处寒冷、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巨大。 据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回忆,这里冬季极端气温可达-30.6摄氏度,经常遭遇8级、9级大风,行走困难。 如果采用传统的光伏电站运维模式,员工很难应对如此大规模电站的运维和维护。 因此,科拉光伏电站引入华为智能光伏提供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建立一体化运维平台,为科拉光伏电站插上数字智能的翅膀,打造高空水光一体化智能光伏电站站基准。
5300余台华为组串式逆变器成为电站的“心脏”。 IP66高防护等级可支持极寒高原环境下平稳可靠运行。 独有专利智能断串技术(SSLD-TECH),智能识别直流侧故障并主动断开,避免火灾风险,保障电站安全; 智能IV诊断技术,可全面在线检测组串健康状况,快速扫描定位故障。 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CV)就像鹰眼,俯瞰超过20万个部件,识别遮挡、热点、裂纹等问题。智能IV+CV融合诊断系统就像会思考的大脑,为电站提供“脉搏检查”并输出诊断报告,让运维更加智能、精准。 。
基于科拉光伏电站与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的特点,华为智能光伏还采用智能并网算法,使逆变器的全场景电网适应能力(SCR≥1.1)和优异的电能质量,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并网效率。 可靠性,有效支撑整个光伏电站的电力输送。 今年6月,科拉光伏电站投入运营,预计年发电量20亿千瓦时,可满足10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与两河口水电站形成互补,不仅解决了新能源消纳问题,还为夏季用电高峰期增加供电,使雅砻江流域清洁保障供电能力突破500亿千瓦-小时。
2023年9月,雅砻江公司与华为数字能源成立的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作为大型水风光光一体化示范基地,雅砻江流域也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产业创新高地。 双方将围绕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与运营、电站运行安全与节能、气象大数据模型AI分析、网络化储能等方面开展研究,为行业提供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各行业提供场景。 提供痛点和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树立示范标杆。
沐光共生生态、效益蓬勃发展
科拉光伏电站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了当地畜牧业需求。 光伏支架悬挂于距地面1.8米处,充分保证了牛羊的放牧空间和植被的生长需求。 光伏电池板还可以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地保水能力和植被生长速度。 高原牦牛成群结队地在电站中自由穿行,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享用美食。
科拉光伏电站的建设和投产极大带动了当地就业。 仅建设期间,将为当地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 通过“光伏+绿色产业”、“光伏+新基建”、“光伏+就业”等一系列赋能措施,未来将带动当地农牧业、旅游、交通等产业协调发展,打造“光伏+N”的经济协同。
水光共舞,照亮山河! 华为智能光伏与雅砻江公司共同树立盆地高原光伏水电开发的全球标杆。 未来,华为智能光伏也将与时俱进,与客户、合作伙伴同步,为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