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能制造创新周活动”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动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16,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2023年10月12日,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中国”大湾区联合体、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等单位指导,深圳市科学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主办。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2023智能制造创新周”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启动!

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了近200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等重要嘉宾,聚焦“20 +8”产业集群与未来产业。 对前沿和行业应用进行立体、全方位的探索,将有助于助力大湾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10月12日至14日活动期间,除了“全球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大讲堂”+“十场专题活动”等主题场馆外,还有2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在馆内展示大型模型会展中心2号。 、芯片、机器人等科技成果。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圳市科协主席蒋宇阳,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岱,孙楠,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深圳市工商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侯海,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陈朝阳,深圳市科委主任技术交流服务中心李松等领导参加2023智能制造创新周启动仪式。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圳市科协主席蒋宇阳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未来的社会变革。 他希望通过“2023智能制造创新周”平台搭建全球人工智能资源整合和供需对接的载体,有效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生态,促进国内外人工智能共享共赢。 。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徐扬生发视频对此次活动表示祝贺。

999.jpg

当天举行的全球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大讲堂,作为2023智能制造创新周的重头戏,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主席于大鹏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官张新红老师,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IEEE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焦力成,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讲座教授张杰紧跟人工智能技术热点,探讨行业未来及趋势。

焦立成院士在《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机遇》主题演讲中回顾了人工智能及其核心技术的内涵和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挑战,并重点介绍了当前的发展大模型技术。 结合当前形势,结合通用人工智能的特点,给出了对下一代人工智能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张杰院士分享了《人工智能听力》主题演讲。 他认为,人工智能在听力领域目前主要局限于语音应用。 他提出,将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与人工智能解读方法相结合,可能会创造出超越人类听力的超级耳朵,然后与人工智能视觉配合,能够同时看到六个通道。 ,聆听四面八方,实现完整的人类感知能力。

首席信息工程师张新红分享的主题是“为智能社会做好准备”。 他提出人类正在迅速进入智能社会。 数字化正在重新定义一切,网络正在重塑一切,机器正在变得更加智能。 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面向智能社会,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数字化能力。 学习是克服无能恐惧的法宝。

于大鹏院士以《量子计算高质量发展赋能第四次工业革命》为题,讲述了在人工智能、虚拟宇宙、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算力决定一切,并分析了我国量子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严峻的内部和外部挑战。

888(1)_看图王.jpg

在主题分享环节,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电气工程系主任孟庆虎,腾讯云副总裁姚以钊,首席AI架构师李明华华为云中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马力、超融合产品线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总裁唐启明、李涛、 APUS创始人兼CEO就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引发现场讨论。 反应很好。

作为“科技中国”大湾区联合体年度重点活动之一,智能制造创新周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日益成为数字技术、智能制造和大湾区融合创新的交流平台。其他领域,扩大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空间和机遇,增进了解和信任,激发创新灵感和动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球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

继续阅读: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