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SAR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18,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据介绍,干涉SAR可以利用两部雷达对不同位置的地面进行观测,获得两幅复杂图像,然后反演地面高程。 它类似于人眼看物体,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距离等信息。 多基线干涉SAR可以利用多颗卫星之间的位置分集信息协同工作,提高基于多颗卫星编队的高程测绘精度和效率。

红土101号卫星于今年3月成功发射。 卫星在轨道上形成“轮式”卫星编队。 主星位于“轮”的中心,三颗辅助卫星均匀分布在“轮毂”上。 四颗卫星在轨道上组合在一起。 完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和高精度地形测绘。

红土一号01群卫星搭载的SAR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 研究团队在多星编队基线设计与优化、多星系统协同工作、空间多基线联合高程测量和多基地三维成像等方面取得突破。 拥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系统最高分辨率优于0.5米,具备1:5万比例尺全球测绘能力。

系统一次立交即可获取4组观测数据和6条有效测绘基线,可有效解决陡坡、悬崖等复杂地形区域的高精度高程重建问题,大幅提高高程测量精度提高测绘效率,满足三维成像的需求。

研究组负责人表示,轻、小、低成本的SAR卫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城市地质灾害监测、海洋监测、洪涝灾害监测、地表沉降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多基线干涉SAR系统的在轨应用,将有助于我国后续高精度、高效干涉SAR卫星技术的发展。 (记者张泉)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