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07,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据介绍,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碳中和工作取得了多项“第一”: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体烟花”; 主火炬首次采用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 推出首个亚运村低碳账户; 首次为大型活动发行碳中和数字纪念章; 率先编制了《亚运会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等规范; 首创复杂场景下建筑数字化低碳运营策略; 首次推出大型活动碳中和管理平台; 亚运会历史上首次所有场馆均实现绿色电力供应。
场馆方面,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56个比赛场馆中,新建的仅12个,建设过程中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在交通运输、亚运会、亚残运会接待方面,交通运输、物流等车辆将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 运营方面,临时场地和活动设备采用租赁方式,优先借用或可回收材料; 亚运村房间内的漱口杯和衣架将由可生物降解的麦秆制成。 亚运村共回收纸餐盒、奶盒57吨及其他低值废弃物92吨,可制成89.34吨原生纸。 有的被制成纸扇,作为低碳活动的纪念品; 亚运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服装材质由可再生材料制成。
在尽量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杭州亚组委、亚残奥组委动员各地各单位捐赠碳配额、碳信用额、碳普惠福利等,抵消亚运会产生的碳排放。 47家单位捐赠碳抵消配额109.99万吨,覆盖全省全部11个区市。 省外单位也积极参与,单位数量远超国内外同类赛事。 优先利用浙江省支持的中西部地区和全省山区26个县的亚运碳抵消碳信用额和普惠碳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除了注重全民参与、推动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之外,杭州亚组委还在亚运合同中设立了“可持续”章节,组织了“绿色亚运·低碳有你”赞助企业绿色行动,引导亚运特许产品和宣传品的设计和开发优先使用可再生、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推广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亚运会官方供应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理念,践行绿色奥运理念。 例如,通过购票引导、观众引导、媒体宣传引导绿色观影,电子门票使用率超过60%。 启动“我为亚运种一棵树”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800万人,种植树木超过4800万棵,建成26片亚运碳中和森林。
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毛根洪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提炼经验,推动成果应用,为绿色发展提供更多“杭州经验”。大型活动的低碳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