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追梦、圆梦”澳门科学馆的线下“太空课堂”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04,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12月3日,神舟十三号宇航员王亚平(前右二)与澳门东南学校高年级学生黄敬培(前左一)交谈。新华社记者 张摄金嘉

新华社澳门12月3日电 题:“有梦想、追梦、实现梦想”——澳门科学馆线下“太空课堂”

新华社记者 李涵芳 王成浩 刘刚

“一二三”,在澳门科学中心北斗卫星系统科普国际实验室,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员王亚平与澳门东南学校高中生黄敬佩进行“教师线下见面会”和学生”并联合向太空邮件发出了一封信。

12月3日上午,应邀访问澳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抵达澳门科学馆。 这也是代表团为期六天的港澳之行的最后一站。

2021年12月9日下午,黄敬佩与约170名澳门中小学生一起,在澳门科学馆分教室参加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教学活动——“天宫课堂”,并代表澳门学生和航天员在网上询问,王亚平是当时的“航天老师”之一。

两年前,王亚平在太空,黄靖培在地面。 黄敬佩问了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在太空在线玩游戏吗?我们可以看电视吗?我们可以给老师发电子邮件吗?”

“太空老师”耐心解答了当时提出的问题。 如今,线上课程已转至线下。 王亚平带领黄敬培和科学馆“青少年科技村”两名学生——永源中学学生沈玉轩、新华学校学生翁新辉,亲自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发送太空电子邮件。

12月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参观澳门科学中心。新华社记者 张金甲 摄

“很高兴两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够面对面交流,见证学生们的成长,我感到非常欣慰。” 王亚平说,她给三位学生赠送了礼物——有她签名的宇航员照片。

“最后,我向你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如果你心中有远大的抱负,你就可以摘起手中的星星。” 王亚平对年轻人说:“一切未知都值得探索,一切局限都可以超越,祝愿你们都能成就伟大。” 有抱负,敢于梦想,敢于追梦,努力实现梦想,最终摘起属于自己最闪亮的星星。”

黄敬佩直呼“追星成功”。 他说王亚平老师私下里激励我继续学业。 她的宇航员精神不断激励着我,我希望能像她一样,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的人。

在澳门科学馆,代表团还参观了澳门科学馆天文馆,并听取了澳门“学生科技教育普及计划”的介绍。 当得知澳门初一的学习内容包括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等时,代表团不禁竖起大拇指。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回的月球样品、嫦娥五号返回器、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高分系列卫星模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期间考察团参观澳门科学馆,正值“星月照海天——澳门科技系列活动”进行展示,熟悉的场景让考察团感到格外亲切。

在“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模型前,他们还饶有兴趣地了解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空间科学卫星的情况。

当代表团走出澳门科学馆时,同学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心中那颗闪亮的“星星”。

“此次参观澳门科学馆,为代表团的澳门之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代表团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 希望通过代表团的来访,让澳门同胞进一步了解国家载人航天工程,鼓励澳门青少年进一步提高探索科学知识和航天工程的兴趣,希望国家未来的航天工程中有更多澳门元素。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