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4,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上,部分门店正在低价销售燃气灶用聚能环,销售火爆。 尽管有关部门早就宣传聚能环没有节能效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但由于大量虚假宣传和营销,消费者自行安装聚能环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
中毒事件频发,全国多部门发布安全提示
今年7月初,北京市海淀区西北王镇航天城社区居委会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安全提醒称,该镇发生一起因使用燃气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火炉能量聚集环(风盾),导致两人死亡。 居民被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异形环。
近年来,全国多地因使用异形能量环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或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永乐东区、烟宝景园家乡等居民区发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居民自行安装聚能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2021年,大连市西岗区日新街道唐山街一居民因使用聚能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发生4起因使用聚能环而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大连华润等燃气公司发布公告称,使用聚能环并没有达到节能效果——燃气因聚能环的阻碍而无法充分燃烧,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热量完全燃烧只有60%。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气体浪费。 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因气体燃烧不充分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在一段实验视频中,北京公用事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兰涛直观地展示了聚能环的安全隐患:当灶具配备聚能环并工作一段时间后,探测器发出尖锐的警报。 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对人体有害的水平时。
“这种聚能环在使用过程中会堵塞氧气入口通道,导致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兰涛说道。
一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多次发布安全提醒或明令禁止使用聚能环。
2022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燃气灶聚火防风装置产品安全提示》,明确提醒消费者“不得私自在燃烧器具上安装非原厂产品的装置或配件,以免影响燃气灶的使用。”燃烧器具的性能。” 。
北京市通州区应急管理局、石景山区应急管理局、海淀区物业管理协会等组织也提醒市民,“私自安装带有聚火、防风装置的燃气灶,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陕西榆林、新疆乌鲁木齐、黑龙江佳木斯等地已禁止使用聚能环。
网上销售业务蓬勃发展但产品质量堪忧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相关部门早已宣传该产品的危险性,但大部分受访社区居民表示,平时对此类安全事故报告关注度较低,没有在社区公告栏等地方看到安全提示。 了解其中的危险。 相反,由于一些商家长期宣传聚能环对于提高烹饪效率、节省燃气的作用,产品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记者搜索国内多家电商平台发现,目前有不少门店通过网络销售含能量戒指。 例如,在国内某知名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燃气灶防风罩节能环”时,该平台共显示5000余种产品,最贵的售价在200元左右,最便宜的只要3到4元。
一些电商平台商家以“买一送一”等低价优惠吸引买家。 销售数据显示,不少门店销量已突破10万件。 其中,最畅销型号聚能环月销量2万个,用户评论超过2万条,售价13.9元。
记者发现,有商家声称聚能圈“聚火省力,不按不灭火”、“适合各种款式的锅具,稳定防滑”, “经过防锈防腐处理,耐用无异味”,保证无安全隐患,出现质量问题随时退换货。
但用户评论显示,部分消费者购买含能环后发现产品质量较差,有的用铁片冒充不锈钢; 部分产品使用后发出异味,抽油烟机提示煤气泄漏; 有些客服态度敷衍,不回答问题。 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一律不予退换货。 记者向商家询问产品质量认证问题时,均被告知“无法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记者订购了一款售价13.9元的聚能戒指。 产品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只提到“严禁直接在玻璃灶台上使用”。 不仅没有提及燃气燃烧不充分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反而声称“本产品可以充分燃烧燃气,降低毒性,燃气一氧化碳排放量为50%-80%”。
天眼查显示,生产厂家位于浙江省永康市,注册为个体工商户。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查询产品证书信息发现,该产品不但没有注册,而且涉嫌盗用其他企业信息。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对居民进行安全教育
国务院颁布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燃气用户不得擅自安装、改造、拆除室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 《燃气工程工程规范》(GB 55009-2021)要求家庭用户不得擅自在燃烧器具上安装工厂产品以外的可能影响燃烧器具性能的装置或附件。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聚能环不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 据专家反馈,聚能环可能会影响燃气灶燃烧器火焰周围的气流,对正常燃烧条件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造成一氧化碳超标等问题。 建议用户不要擅自在原有燃气灶上安装聚能环。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科科长王浩表示,目前国家和行业尚未制定聚能器等聚火、防风装置产品的标准或规范。戒指。 市场上单独销售的聚能环等聚火、防风装置属于《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并应当依法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 中文警告说明,包括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北京市消防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燃气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燃气使用习惯。 例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燃气,不要在燃气设施附近放置易燃物品; 定期检查燃气设施是否泄漏,燃气灶的使用寿命不应超过8年;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维修燃气设施,并应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更换。
此外,居民安全教育应进一步加强。 专家建议,通过线下发放安全手册、上门宣讲等方式,强化居民安全用气意识; 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宣传模式,将安全燃气知识制作成简单易懂的短视频。 通过社区居民团体、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等多种网络渠道发布,扩大宣传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