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3,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内蒙古霍林河坑口发电公司
树立我国工控系统国产化率新标杆
DCS系统是火电机组的控制中心,是发电系统的大脑和神经。 其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 多年来,国内DCS使用的关键电子元器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都高度依赖进口,给供应链和系统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工业软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国资委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央企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署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发挥发挥科技创新和创新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工业控制和安全支持。
国家电投党委牢记国家创新团队使命和保障能源安全责任,高度重视工业软件研发和应用工作,未雨绸缪,积极谋划,提前布局DCS系统国产化2022年,重点实现关键核心部件。 并且整机自主可控,协同创新,集中力量攻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创新突破。
▲国核仪表柜在景德镇电厂的应用
零部件国产化率是衡量DCS能否实现独立可控的重要指标。 为此,国家电投自主可控DCS以国家电投自主研发核电产品“和瑞DCS”为基础,全面落实自主可控工作要求,实现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全部控制软件的国产替代。 。 经工信部电子五院评估审核,国家电投全系列自主可控DCS设备获得100%一级国产化认证,树立了我国工控系统国产化率新标杆。国家发电领域。
关键技术的突破决定了DCS系统的先进性。 国家电投自主可控DCS首次采用全以太网架构,实现了超高精度授时、控制器冗余、高精度温度采集、全方位系统自检诊断等一系列技术突破。 这对于改善设备运行非常重要。 可靠性、稳定性、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执行标准的创新,刷新了质量控制的新高度。 该项目充分借鉴核电质量控制标准,将人因工程设计理念和高可靠性、可维护性、可保障性、可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强的产品设计特点引入火电独立可控DCS产品中。 在项目实施的关键节点,国家电投数字中心组织现场质保体系和技改准备检查,全面把控项目质量和进度,实现了三套不同进口DCS系统的就地柜置。核级产品质量标准。 代替。
▲江西公司景德镇发电厂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可控DCS是一个研发与应用齐头并进的系统工程。 为确保项目实施万无一失,数字中心牵头,协同创新部,协调相关单位的优势技术资源。 上海成套工程院负责该项目总承包和调试,国家核电站负责仪表供货,上海电力明华电气负责工程配置。 每个司机都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并高效协作。 承担试点任务的贵州金源纳雍电厂、江西公司景德镇电厂、内蒙古公司霍林河坑口发电公司三个单位严格落实国家电投公司“试点为示范”要求,使用A修复窗口要精确安排,提供试点应用。 建立了最佳的现场环境,实现投产前零隐患,实现一次性顺利并网。 各项经营指标均优于改造前。
步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阶段
试点工作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国家电投在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研发与应用领域开辟了一条成功路线。
据介绍,自主可控DCS的部署和应用将大幅降低进口备件成本,节省高昂的设备维护成本。 而且,由于DCS的控制逻辑、调节策略、保护逻辑都将进行独立编码,消除了电网的重大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本质安全性,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多重影响。其带来的效益将持续释放。
▲贵州金源纳雍发电厂
从项目试点到全面推广,国家电投自主可控DCS的开发和应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长征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成国家电投数百台火电机组的技术改造,不断优化提升技术,实现迭代升级、智能赋能、降低成本、效率提升。”国家电投公司数字化中心主任王峰表示。
从产业发展来看,当前,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我国工控软件国产化、自主化市场正迸发强大活力,为国家电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新轨道。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规划中,工控软件国产化是必要的环节,值得精心培育和大力发展。” 国家电投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陆红早表示,“后续,国家电投将瞄准国际领先水平,聚焦急需,发挥专长,施加牵引,精准发力,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协同研究,持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国家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占据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