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08,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叛乱……连年战争让伊拉克电力系统破败不堪。 不仅如此,盛夏时节这里的最高气温常常超过50摄氏度。 过去,巴格达夏季用电高峰期有一半时间停电,百姓苦不堪言。
上海电气集团建设的华士德电厂的出现,给当地带来了变化。
“作为中国企业在伊拉克战后首批启动的重建项目之一,华士德电厂项目合同于2009年正式实施,全部建设采用中国设备、中国标准。” 上海电气集团伊拉克华士德项目部执行经理卢国庆说。
截至目前,华士德电厂累计发电总量近1500亿千瓦时,并网电量约占伊拉克总发电量的20%。 在高峰时段,它保证了首都巴格达70%的电力供应。
“我上学的时候停电是常事,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自从华士德发电厂发电以来,瓦西特省几乎没有停电过。”瓦西特省人奥马尔·拉杰说。 如今,他已在华士德电厂工作了12年,成为一名工程师。
Ali Yusuf是巴格达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今年8月刚刚加入上海电气华士德项目部。 “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机械工程领域的经验和技能,而且中国工程师总是无偿地传授给他们。” 谈起与中国员工的合作,他不禁赞叹不已。
卢国庆表示,到目前为止,华士德电厂已为当地创造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近200名伊拉克员工已赴上海接受相关技术培训。 在华士德电厂接受中方操作维护培训的伊拉克员工已达1000余人。 成千上万的人。 如今,伊拉克已基本具备运营和维护电厂的能力。
华士德电厂不仅给当地民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见证了中伊两国深厚的友谊。
2011年底,美军匆忙从伊拉克撤军,给“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有机可乘。 2014年,“伊斯兰国”武装攻占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并占领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土地。 当时,不少外企出于安全考虑撤离,但华士德电厂的中方员工却毅然选择坚守岗位,保障了伊拉克的电力供应。
除了建设、运营和维护电厂外,上海电气集团还为当地修建了一条“华一路”,并向附近的一所小学捐赠了学习资料。 奥马尔回忆道:“我还记得孩子们收到中国礼物时脸上灿烂的笑容。”
中国朋友用实际行动向伊拉克人民传达了伊中友谊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信息。 奥马尔说。
2015年12月,中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中伊关系注入新动力,两国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如今,中国是伊拉克第一大贸易伙伴,伊拉克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我相信,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伊拉克被战争破坏的贸易、工业和基础设施能够继续恢复和繁荣。” 华士德电厂副厂长穆罕默德·贾西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