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3,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11月第一周,两支蓝色债券成功发行,一支为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另一支为福建漳龙集团有限公司。其中,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3年期5亿美元蓝色债券漳龙集团是全国首单非金融地方国企境外蓝色债券,也是年内发行规模最大的单笔地方国企境外美元债券。
在全球范围内,蓝色债券作为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以蓝色金融为支撑,旨在支持海洋环境改善、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产品包括蓝色基金、蓝色期权等。总体来说,蓝色债券还处于发展初期,国内外尚无专门的评价标准。 我国认定蓝色债券属于绿色债券子类别,投资项目应符合蓝色经济内涵和发展规划。 随着海洋可持续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以蓝色债券为代表的蓝色金融正逐渐成为能源金融领域的支柱。
国内市场日趋加速——
流通量与参与度同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日益火爆。 但就蓝色债券子类别而言,发行量仍然较小,支持项目类型也较少。 幸运的是,市场参与度越来越高。 2020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银保监会关于促进银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蓝色债券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中央结算公司指出,我国蓝色债券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海水淡化、海上风电及风电场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制造和交易活动以及其他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海洋经济发展领域。 中诚信绿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境内市场共发行蓝色债22只,发行规模150.47亿元。
在蓝色债券制度规定方面,深交所和上交所均增加了蓝色债券子类别,明确了蓝色债券的概念,并增加了相关合规要求。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创新品种业务指引第1号——绿色公司债券(2022年修订)》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与上市审核规则应用指引第2号——公司债券具体品种》中《2022年修订》明确了蓝色债券的标签要求,即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海洋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项目的绿色债券。
从市场实践来看,今年蓝色债发行较多。 6月,招商银行通过伦敦分行发行首单蓝色浮动利率美元债,规模4亿美元,债券期限3年。 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海上风电项目,重点关注水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海洋经济建设。
9月,海南省完成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路演。 此次发行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离岸地方政府债券,分别为2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和3年期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 债券,5年期债券是蓝色的。
11月,青岛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2023年第三期绿色超短期融资券(蓝色债),发行期限180天,发行金额3亿元。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项目。 项目建设。
国外市场也不甘落后——
“债换自然”大行其道
从2018年塞舌尔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发行首支主权蓝色债券,到2022年巴巴多斯宣布筹集5000万美元发展以蓝色债券为主导的可持续蓝色经济,筹集资金保护海洋,金融机制开发海洋能源、改善海洋气候变化在沿海和经济落后国家更为普遍。
8月,位于非洲西海岸、经济依赖石油工业的加蓬也加入了“蓝色经济”,完成了非洲首笔“债务换自然”交易。 美国银行和美国非营利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将以4.36亿美元回购2025年和2031年到期的总额为5亿美元的加蓬债务,相当于加蓬总债务的4%左右,并将其转换为低息债务。蓝色债券将于2038年到期,为未来15年的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能源应用提供资金。
所谓“以债换自然”,是指经济体以环保措施换取自身债务减免。 一般来说,低收入经济体和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选择这种方式,因为它们无力偿还债务,只能通过环保承诺进行债务重组,向债权人或第三方组织寻求债务减免。
加蓬的蓝色债券是非洲环境金融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 大自然保护协会可持续债务负责人斯拉夫·加切夫表示,该协议同时解决了生物多样性、气候和债务问题。 大自然保护协会首席执行官詹妮弗·莫里斯强调:“蓝色债券结合了金融、科学和海洋规划专业知识,支持环境保护和气候行动。”
“蓝色债券在扩大专门用于蓝色经济的资本市场融资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为清洁能源等海洋解决方案提供融资的重要工具。”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副首席执行官兼可持续金融主管尼古拉斯·普法夫表示。
蓝色金融潜力巨大——
“漂绿”风险尤为突出
蓝色资源开发难度大、海洋污染治理运行周期长、海洋生物保护经济效益低,极大限制了蓝色经济的发展空间。 蓝色债券通过吸引责任投资、协调期限错配、创新经济利益配置等方式,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欧盟委员会9月对87家投资机构进行调查发现,到2030年,其中87.4%计划投资1.245亿欧元用于蓝色基金和蓝色债券。 路透社指出,蓝色债券是一种有效的债务转换工具,市场对其的需求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这种日益流行的融资工具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债务换自然”通常采取海洋保护承诺的形式,被称为蓝色债券,但这种新的金融机制也因涉嫌“洗绿”而受到广泛争议。 据巴克莱银行估计,未来几年全球“债换自然”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8000亿美元。
“债务和自然互换产生的蓝色债券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洗绿’的风险。” 巴克莱分析师夏洛特·爱德华兹警告称,“蓝色债券、蓝色基金等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负面后果。” 投资者印象中,融资是用于海洋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但实际流入的资金并不相等。”
赤道联合组织指出,蓝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相似,都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推动蓝色债券发展,激发蓝色债券发行潜力,政府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发行人和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引导资金流向蓝色通过补贴或豁免等多种形式。 经济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