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08,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长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油藏非均质性强。 注水量约占油藏的90%。 水淹不均匀是常见现象。 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开发了纳米聚合物微球深层控制驱油技术并最终确定了工艺模型,形成了纳米聚合物微球深层控制驱油技术V1.0体系。 该技术年均规模应用于近3000口井组,帮助油田自然递减率从13.4%降低到11.4%,实施效果明显。 但随着油藏开发时间的延长,油藏平面与剖面的矛盾更加突出。 长期注射后,持续深部运动和波及体积的进一步扩大效果有限。 继续提高控制驱驱效果难度较大,需要优化升级新品研发。 可调驱动技术解决了开发问题。
油气技术研究院设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班。 立足生产实际,在了解水驱优势通道和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延迟扩张、深度运移”的技术思路,优化了分子结构设计的产品配方。 同时,通过优化聚合单体、交联剂等关键原材料,采用多种交联方法合成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新型纳米微球。 其在低渗透油藏深层运移和扩大水驱能力显着。 经过改进,3个油藏共实施25个井组,井组开发效果显着提高。
新型纳米微球的延迟膨胀时间明显长于上一代产品,有效解决了微孔、薄喉条件下连续深部运移的技术难题。 同时,科研人员推进了从关键技术研发到现场试验取得成果的全流程,为低渗透油藏纳米微球深层控驱技术迭代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油气技术研究院将继续深化纳米微球深层控驱技术基础研究,加强应用效果跟踪评价,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加快技术体系完善和定型。工艺模型,使特色技术能够持续为低渗透油田水驱改进做出贡献。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