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2,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研磨和抛光是制造业中非常常见的基本工艺。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抛光打磨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96.1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汽车和3C电子行业位居前两位,占比分别为18.9%和19.5% 。 未来,随着制造业自动化需求的不断释放,机器人抛光的“潜力股”有望扩大用途。
但与其他工艺相比,抛光对机器人接触力控制、轨迹规划等技术要求较高,自动化门槛较高。
面对这一难题,省卡机器人经过多年的案例实践和技术积累,形成了成熟的柔性智能力控抛光解决方案。 本文将围绕四大技术难点和三个典型应用场景来分析协作机器人自动化抛光的优势。
四大难题一一解决
1、表面形状复杂多变。 如何规划自动磨削轨迹?
多点示教+自研力控算法:机器人可携带磨具按照定制示教轨迹运行,并在力控补偿作用下,根据产品变化实时调节力满足曲面轮廓的平坦、轨迹跟踪和边缘自适应要求,甚至大曲率和复杂曲面。
2、产品质量要求高。 如何通过精细抛光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配备六维力传感器+恒力柔顺功能:传感器精度可达测量范围的千分之五。 省卡机器人可以实时反馈、调整并准确保证恒力磨削,使磨具在设定的接触力范围内紧密贴合。 产品表面,有效解决工件抛光不均匀、过度抛光的问题,提高产品一致性。
3、产品种类繁多,如何满足多样化的抛光需求?
力范围可达800N,扭矩范围可达40Nm,过载能力可达5500N/160Nm,无惧磨削挑战。
杰卡协作机器人体积小、灵活,可快速部署和调试,可实现快速生产和换线。
支持磨具外固定和工件外固定两种磨削方式。 兼容多种以太网和现场总线通讯方式,可快速适配国际各大厂商磨具。
4、基础操作员如何快速上手?
经过短期培训,工人可以快速掌握JAKA的图形化编程和拖放教学功能。 JAKA Zu APP内置了现有的编程模块。 工人可以通过组合命令模块,快速设置直线、圆弧以及多级嵌套磨削路径。 编程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杰卡机器人的力控拖动示教非常流畅。 工人可以手动拖动机器人编辑点对点的轨迹,简单直观,调试灵活。
多场景解决方案诠释“知识”的价值
1、汽车行业:后视镜盖模具合模线打磨抛光
自动化难点:
后视镜的外罩由特殊材料制成。 抛光和抛光力控制不均匀很容易划伤产品表面。 研磨产生的高温很容易使产品变形。 后视镜外盖的曲面结构对恒力抛光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佳卡优势:
针对后视镜盖的特殊形状和材质,JAKA创造了灵活、适应性强的汽车后视镜盖研磨抛光解决方案。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拖拽式示教保存路径点,大大降低了编程难度。 在JAKA的高精度力控制和恒力运动控制下,机器人可以实现产品的自适应精细抛光。 工件表面将更加光滑、流线型,有效满足后视镜盖的外观工艺要求。 同时,后期可以根据产品类型灵活调整解决方案流程,无需重新设计产线,降低部署成本。
2、3C电子行业:手机金属外壳抛光、下料
自动化难点:
在3C市场,金属外壳非常常见。 由于手机外壳产品一般采用低硬度材料,因此对研磨抛光力控制的要求非常高。
佳卡优势:
省卡机器人手机外壳抛光解决方案集成复合夹具和浮动磨具,与工装夹具配合,实现机器人替代人工打磨抛光工序,自动下料,提高产品一致性和良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经验。
3、一般行业:家具木材表面抛光
自动化难点:
曲面贴合难度大,打磨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很容易干扰机器人的正常运行。
佳卡优势:
杰卡Pro系列协作机器人拥有业界最高的IP68防护等级,无惧高粉尘作业的挑战。 杰卡小猪系列力控版协作机器人配备了六维力控传感器。 通过高精度恒力控制,可实现大曲面主动拟合,保证产品表面受力均匀、抛光均匀,提高产品品质。 而且研磨过程快速稳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JAKA图形化编程、拖拽式示教,简单易用,降低调试成本,实现柔性生产。
除汽车、3C电子、家具、木业行业外,省卡机器人在五金、陶瓷制品、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抛光场景中也有不俗表现。 依托在轨迹规划与平滑、末端抖动抑制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和实际场景经验,省卡机器人不断解决千个行业的打磨自动化问题,帮助制造生产线释放自动化“打磨”的力量。
继续阅读: